(經濟觀察)海南自貿港擴大開放促醫藥產業發展

中新社海口5月7日電 (記者 王曉斌)“‘零關稅’藥械政策,讓醫院進口國外已上市使用但國內還未上市藥械的同時,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患者的就醫成本。”海南博鰲超級醫院相關負責人馮家龍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極大提昇了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

海口海關今年4月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24年12月25日海南自貿港“零關稅”藥械政策在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落地實施以來,該海關共監管“零關稅”藥械申報總貨值6023.9萬元(人民幣,下同),減免稅款818.7萬元。

作為中國醫療對外開放合作新高地,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依託“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和特許國際醫療交流”政策優勢,正成為國際創新藥械快速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

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符祝近日受訪時稱,該先行區已先後引進特許藥械達470餘種,通過開展真實世界研究作為輔助證據加快21款產品在中國註册上市;與20個國家的180餘家藥械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引進默沙東、索諾瓦等來瓊設立研發、貿易、生產等各類企業。

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引進國際創新藥械,吸引更多藥械生產及創新孵化企業落戶,是海南自貿港發力開放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當下,海南已就“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出台一系列新舉措,推動監管創新和擴大對外開放。

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林慶斌表示,聚焦監管創新推動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提出打造真實世界研究應用高地、積極試點分段生產模式、推動產品進口便利化、支持國產產品揚帆出海、提昇流通新業態監管質效等5項措施,有利於提振醫藥產業發展信心,擴大醫藥行業對外開放,促進境外消費回流。

今後三年,海南將加快推進真實世界研究應用,打造真實世界研究應用高地;進一步拓展“樂城研用+海口/瓊海生產”模式,推動更多創新藥械實現本地化生產;支持藥品生產企業對外貿易進口研發及生產用物品便利通關,加強國際創新藥械和醫療技術項目交流,推動進口化妝品加快上市。

利用“樂城研用+海口生產”模式,先聲藥業進口藥品“科賽拉”通過樂城真實世界研究綠色通道在中國全面上市並獲批本土化生產,2024年4月在海口國家高新區投產。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江波透露,該區近年來依託海南自貿港政策,探索建立“樂城研用+海口生產”境外創新藥械快速國內上市及落地轉化路徑,成為海南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承載區,2024年醫藥產業產值佔海南全省近八成。

在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30家醫療機構已開業運營;樂城醫工轉化平台今年底將建成,這是海南省首個創新藥械領域的技術成果轉移及孵化平台。符祝表示,這些資源和平台將形成合力,促進中外創新藥械產品轉化孵化,賦能海南醫藥產業發展。(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