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通過防控大流行病國際協定

鑒於全球抗擊新冠肺炎大流行遭遇集體失敗,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經三年多的激烈談判,於週二通過了一項關於預防和控制大流行病的歷史性國際協定。

世衛組織負責人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週二發佈的新聞稿中說:這項協議是公共衛生、科學和多邊行動的勝利。他並說,“它將使我們未來面對大流行病威脅時,能夠共同更好地保護世界”。譚德塞告訴法新社記者:”今天是個偉大的日子(……),這是歷史性的一天。法新社說,鑒於全球抗擊新冠肺炎大流行遭遇集體失敗,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並重創全球經濟,在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年會上通過的這份檔規定,要更早和更有效地進行全球協調,以預防、檢測和應對大流行病的風險,並更迅速地採取應對措施。週一晚間,委員會以 124 票贊成、零票反對通過了關於該協定的決議。棄權的國家包括伊朗、以色列、俄羅斯、義大利、斯洛伐克和波蘭。儘管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立即決定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但這個退出要到明年1月才生效。不過,美國在最近幾個月已經退出了談判。美國也沒有派任何代表參加此次會議。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立即簽署了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政令。他提到世衛組織“對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及其他全球衛生危機處理不當,未能在其他成員國的政治影響下保持中立。”   共同主持談判的法國全球衛生大使安妮-克萊爾-安普魯(Anne-Claire Amprou)指出:Covid-19(冠狀病毒)大流行是一次電擊。它殘酷地提醒我們,病毒無國界,任何國家,無論多麼強大,都無法單獨應對全球健康危機”。長期以來,世衛組織的談判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停滯不前,如大流行病的監測、新病原體數據共用以及由此帶來的利益,即疫苗、檢測和治療。據法國衛生大使安普魯(Amprou)女士介紹,該協議的核心是一個新的“對病原體的獲取和利益共用”(PABS)機制,旨在實現 “非常迅速和系統地共用有關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原體出現的資訊”。該協定旨在確保在大流行病發生時公平獲得醫療保健產品。在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大流行期間,最貧窮國家看到富裕國家囤積疫苗和其他試驗品,而這個問題正是這些國家不滿的核心所在。世衛組織該協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細節仍待談判的機制:在發生大流行病的情況下,同意參與該機制的每家制藥公司都必須讓世衛組織“快速獲得其實時生產的20%的疫苗、治療和安全診斷產品”,其中“至少10%”將捐贈,其餘部分“以可承受的價格”提供。  該協定還加強了多部門監測和包括人類、動物和環境的“統一健康”方法。安普魯(Amprou) 女士強調這一點顯然非常重要,因為 60% 的新發疾病是由人畜共患病(即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病原體)引起的。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