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欲贏先演輸

欲贏先演輸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96

 

 

欲贏先演輸,善輸即蘊贏。

贏輸運籌事,奧妙輸贏中。

2022.05.02

 

演輸之智——呂國英哲詩中的東方競合之道

 

四行二十字,如一枚淬煉千年的青銅古鑒,映照出勝負棋盤上流轉千年的東方玄機。呂國英先生以刀鋒般的筆觸,在“贏”“輸”二字間刻下深邃的哲學回廊——“欲贏先演輸,善輸即蘊贏”,字字如棋落星盤,在博弈的迷霧中劈開一道澄明之光。

 

這分明是一卷文字太極圖。首句欲贏先演輸”似黑魚躍動,以退為進的謀略如《老子》“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的千年迴響;次句“善輸即蘊贏”如白魚流轉,敗中求道的智慧與《易經》“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遙相共鳴。後兩句“贏輸運籌事,奧妙輸贏中”更使雙魚銜尾遊動,勝負在回環往復中完成哲學閉環,恰似兵聖孫武所言“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細品其字如觀劍舞。“演”字如寒刃出鞘,道破主動佈局的從容姿態;“蘊”字似暗流湧動,揭示轉化所需的時光沉澱。當世人執著於勝負表相,此詩已借“運籌”二字點破天機——諸葛亮空城撫琴是“演輸”,勾踐臥薪嚐膽是“善輸”,真正的勝負從來不在終局哨響時,而在運籌帷幄的方寸靈臺間。

 

這二十字更是刺向功利時代的銀針。當焦慮的現代人困在“必須贏”的思維牢籠,哲人卻示現更高明的存在境界:曾國藩屢敗屢戰終成中興名臣,王陽明龍場悟道於人生至暗時刻。善輸者實為時空的弈者,將每一次退守化作張弓蓄勢——恰如詩末“奧妙”二字所啟示的玄機:在超越二元對立的智慧層面,輸贏不過是陰陽流轉的兩種表情。

 

呂公此詩,豈止是競技場的錦囊?它更似一盞青燈,照亮生命進取的幽微路徑:最高明的進取往往以退守為舟楫,最恒久的勝利常在敗績深處育成。當我們將“演輸”的從容與“善輸”的豁達納入生命修行,便真正觸摸到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無上境界——那正是東方智慧為人類精神困境開出的千年良方。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