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7月24日訊)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七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完善鼓勵生育政策」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我再次感謝陳家珮議員提出這個議案,以及另外三位議員提出了他們的修正案。今天共有36位議員毫無保留地提出了他們的政策建議,亦有很多肺腑之言,我都一一細聽,感謝大家。我必定會將今天收到的所有寶貴意見,完完整整帶回政府內部作考慮和研究。
我亦聽到容海恩議員提到,為甚麼只有我一個人坐在這裏聽你們講話。其實我並不孤單,我只是作為政府的代表參與今天的辯論。事實上,與鼓勵生育有關的政策牽涉很多政策局及部門,包括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教育局、房屋局、醫務衞生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以及本人負責的勞工及福利局。此外,我相信還有其他局或部門在內,其實我們都非常重視和關心生育的問題。
事實上,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如所有其他發達的地區一樣,大家都在面對低生育率的挑戰,這並非單獨是香港面對的挑戰。不用看得太遠,很多議員都提及的新加坡,其實和香港一樣,生育率亦是極低。我想提的是,大家都因應各自獨有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狀況,想盡辦法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我亦清楚聽到很多議員說,環境是通過政府、社會、企業一起去締造,但是生育與否,是不能強迫的。這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女士,要做的一個重要決定。我們必須尊重她們決定是否生育的選擇。我認為必須尊重他們,而政府和社會可以做的,就是締造一個友善、包容,以及能讓他們放心生育的一個環境。
在這裏,我也再就多個大課題作簡單回應。
新生嬰兒獎勵金
第一, 政府在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開始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就每名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起出生的嬰兒給予二萬元的現金獎勵,計劃為期三年。截至今年六月底,政府共接獲49 567宗合資格申請,並已向48 984名申請人發放獎勵金,總發放額約為9.79億元。單就新生嬰兒獎勵金,政府已開立為數22.86億港元的非經常開支新承擔額,是政策上的突破和重大的財政承擔。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正就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進行檢討,在檢討過程中會考慮社會上曾就計劃所提出的建議。
稅務措施
在今次的辯論中,不少議員朋友均提及稅務措施。在這裏,我想提一提,由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起,與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之後出生的子女同住的納稅人如符合指明條件,居所貸款利息或住宅租金的扣除限額可由十萬元增加至12萬元,為期最多19個課稅年度。這些措施以及我在開場發言所說的稅務寬減措施,均有助減輕納稅人供養子女的負擔。
支援在職家庭育兒
在託兒服務方面,社會福利署(社署)會分階段增設11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服務名額會倍增至約2 000個。社署亦正分階段推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18區,並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名額增加至2 500個,預計受惠兒童人數會增至25 000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亦增加了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下的津貼額。自二○二四年四月申領月份起,劃一增加了職津計劃下住戶及兒童津貼金額15%,所有領取職津的家庭均可受惠,希望進一步紓緩基層在職家庭的負擔。以一個育有兩名合資格兒童的四人住戶為例,在津貼額增加後,每月可獲高達4,830元的職津,希望可減輕基層家庭包括育兒的負擔。
另外,自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政府推出「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計劃)。「計劃」於二○二四/二五學年擴展至全港18區超過120間小學,提供約6 000個服務名額。二○二五/二六學年我們會鼓勵更多學校參加計劃,名額不設上限。
家庭友善措施
在家庭友善措施方面,政府由二○二五年四月起為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政府僱員提供育兒假,作為支持新生家庭、締造有利育兒環境的一項新家庭友善僱傭措施,並且配合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在新措施下,所有在職政府僱員均有資格每年就其每名三歲以下子女申請放取三天育兒假。
政府於二○二○年已將法定產假由十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在擬定過程中,政府參考了國際勞工組織所建議之標準、其他經濟體系的做法及福利制度,及執行《僱傭條例》下與生育保障有關的條文之經驗。香港目前的產假安排以及產假薪酬額已高於國際勞工公約訂定的水平,與其他國家和地方相比亦不遜色。就議員對生育保障提出的各項建議,政府會繼續在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下,檢視並循序漸進地改善勞工權益。政府亦會繼續鼓勵僱主給予僱員優於法例規定的僱員福利。
政府會一如既往以各種方式宣傳和推廣,包括大家熟悉的《好僱主約章》,推動僱主採納良好的人事管理方法及實施家庭有善僱傭措施,當中包括容許靈活工作安排、 給予配合員工家庭需要的特別假期,以及提供員工家庭生活上的支援等,讓僱員能兼顧照顧家庭的需要。勞工處推出第三屆《好僱主約章》2024,新的約章有接近1 600間機構成為簽署機構,相比二○一八年首屆的約540間,是接近三倍,顯示香港有很多僱主很願意實施良好的人事管理方法,提供一個家庭友善的環境留住員工,為員工締造好的環境。
另外,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一直支援家庭議會工作,推動不同的宣傳項目和活動,向市民大眾宣揚關愛家庭的文化,包括由二○二四年十月開始推出為期五年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每年撥款800萬元,資助民間推行非牟利的家庭教育項目。非政府機構可因應社會的需要,向計劃申請資源推行與家庭建設、新手父母及婚姻有關的項目。
醫療服務/輔助生育服務
在醫療服務方面, 政府一直致力於支援輔助生育服務及鼓勵健康生育,協助有意生育的人士,目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的九間公立醫院有提供輔助生育服務,為有相關需要的市民提供更可負擔的選擇。從二○二四至二五年度開始,醫管局正逐步增加以公營資助服務形式提供的體外受精服務名額,由原本每年1 100個,分階段增加至二○二八至二九年度的每年1 800個,同時亦會加強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
除了公營服務,為減輕市民接受輔助生育服務可能面對的經濟壓力,政府由二○二四至二五課稅年度起,在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課稅中新增輔助生育服務開支的稅項扣除,鼓勵有生育困難的夫婦尋求醫療協助。
與此同時,衞生署將重整母嬰健康及家庭計劃服務,分階段在母嬰健康院為生育年齡的婦女提供新的孕前健康服務,並會檢視及調整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資助家庭計劃服務範疇,進一步推動健康生育。此外,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計劃在今年內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儲存期限,讓市民能根據自身健康及其他情況決定儲存時間,更好地體現生育自主權。正如葉劉淑儀議員所說,醫務衞生局已在昨天(七月二十三日)的會議提交相關附屬法例,供立法會省覽。
房屋措施
在房屋方面,就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編配方面,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已於二○二四年四月一日起實施「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凡有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以後出生而年滿一歲或以下的初生嬰兒的公屋家庭申請,均可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截至二○二五年六月底,已有約5 000宗公屋申請在計劃下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當中約420宗已成功獲安排入住公屋。
而在資助出售單位方面,房委會已由「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2024」(「居屋2024」)起,落實「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在「居屋2024」新推售單位中,預留約四成單位作配額,即2 900個單位,供參加「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合資格申請者攪珠和優先選樓。凡有嬰兒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以後出生的居屋家庭申請者,而其子女在申請截止日期時為三歲或以下,均符合申請資格。
教育措施
香港教育平等而多元,政府通過公營學校提供12 年免費小學及中學教育,確保有足夠公營學位給予合資格在港接受教育的學生,讓他們不論背景,均能接受優質教育,並透過多元支援機制照顧學生個別差異,促進全人發展。這優勢從香港學生在國際研究及評估中的優異表現得到印證。
政府自二○一七/一八學年起實施幼稚園教育計劃,目標是提供易於負擔的優質幼稚園教育,以及提高學童按其所需接受不同模式幼稚園教育的機會。現時約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課程免費,而全日制課程的學費也維持在低水平。有經濟需要的家庭可參與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申請學費減免。現時,透過上述學費減免計劃,家長可獲得全額學費減免。
總結
主席,我在此要再次感謝36位發言議員提出的寶貴意見,特區政府將繼續留意各項鼓勵生育措施的落實情況,並會適時作出檢討。
多謝主席。
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