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逆流長河觀落日

逆流長河觀落日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26

 

 

逆流長河觀落日,寂寥大漠醉孤煙。

誰歎金樽空對月?英雄豈必憶當年!

2024.03.13

 

逆流觀落日,孤煙照雄魂——呂國英哲詩精神探微

逆流長河觀落日,寂寥大漠醉孤煙”開篇十字如斧鑿刀刻,劈開一片雄渾蒼茫的精神高地。詩人立於長河逆流之上,以挑戰之姿直面浩蕩時空,將落日熔金的壯烈盡收眼底。大漠無垠,孤煙似筆,本屬天地間最寂寥的意象,卻被一個“醉”字點石成金——荒蕪之境反成豪情熔爐,宇宙的寂寥與個體的沉醉在矛盾張力中轟然相撞。

誰歎金樽空對月?”此問如驚雷裂空,直指千年文人詠歎傳統的核心。李白舉杯邀明月的孤影,蘇軾把酒問青天的蒼茫,在此皆成被審視的對象。呂國英以“誰歎”的淩厲詰問,斬斷了對月傷懷的柔腸。金樽依舊,明月如霜,而英雄的目光早已穿透這虛幻的詩意幕布。

英雄豈必憶當年”七字宣言如金石墜地,迸發出全詩最奪目的精神火花。“豈必”二字斬釘截鐵,將“憶當年”的懷舊情結徹底解構。過往功業如長河逝水,真正英雄魂靈在“逆流觀落日”的此刻已然鑄就,在“醉孤煙”的荒原完成涅槃。這是對時間暴政的終極反抗——當永恆在落日孤煙中顯形,往昔榮光便成塵沙,唯有立足當下才是英雄存在的明證。

呂國英此詩猶如精神鍛鐵:前兩句以天地為砧,逆流孤煙作錘,淬煉出英雄的錚錚鐵骨;後兩句則如淬火之泉,在否定與宣言的冷熱交激中,讓“活在當下”的哲學鋒芒畢現。這四句詩行如四根擎天柱石,支起超越時空的英雄穹頂——當眾人順流追逐落日餘暉時,真正的勇者正逆流而上,在孤煙直處痛飲生命的烈酒,將“當年”二字踏作攀登的階梯。

此詩氣魄吞納山河,哲思直抵存在核心。它宣告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時間洪流中逆流而立,在荒蕪境遇裏痛飲孤寂。當金樽對月的歎息消散於大漠長風,一種嶄新的生命自覺正如孤煙升起:英雄之魂永不沉溺於過往的倒影,只在此刻的熔爐中將自己反復鍛造。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