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259天:俄擬與烏實施空域停火爭取美制裁讓步 澤倫斯基稱與川普對話富有成效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59天。

2025年8月5日,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洛佐瓦鎮,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火車站後,受損的火車車廂旁散落著碎片(路透社)

2025年8月6日最新進展:

戰況

  • 哈爾科夫地區州長奧列格·西涅胡博夫表示,俄羅斯軍隊對該地區六個定居點發動襲擊,造成萊曼村和沃夫昌斯克鎮3人死亡,10人受傷。
  • 西涅胡博夫說,俄羅斯軍隊還砲擊了洛佐瓦鎮的一個火車站,炸死了一名值班機械師。另有四名鐵路工人受傷,使受傷人數達十人。
  • 扎波羅熱地區州長伊凡·費多羅夫表示,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的16個定居點發動了431次空襲,造成四人死亡,三人受傷。
  • 據該地區俄羅斯任命的州長列昂尼德·帕塞奇尼克稱,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導致俄羅斯佔領的盧甘斯克地區斯瓦托夫斯基區水務公司的四名員工死亡。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引述該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的話稱,後來在攻擊中受傷的第五名工人也在醫院死亡。
烏克蘭聲稱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煉油廠【英語影片】
  • 塔斯社還報道稱,週一,在斯瓦托夫斯基區俄羅斯佔領的尼日尼亞·杜萬卡村附近,一輛汽車遭到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一名30歲男子死亡,一名51歲女子受傷。
  • 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聲稱,在對烏克蘭蘇梅地區的一次失敗襲擊中,烏克蘭軍隊擊斃了334名俄羅斯士兵,並打傷了550多人。
  •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在Telegram上表示,基輔在用於襲擊烏克蘭的俄羅斯無人機中發現了來自印度的零件。

軍事援助

  • 挪威政府在聲明中表示,瑞典、挪威和丹麥將共同出資約50億挪威克朗(4.8616億美元),為烏克蘭購買美國武器。
  •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承認了這筆承諾的資金,稱烏克蘭已「從我們的北歐朋友:瑞典、挪威和丹麥那裡獲得了額外的5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武器。
  • 五角大廈表示,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可能向烏克蘭出售M777榴彈砲的維修和維護支持,以及BAE系統公司和其他美國承包商提供的運輸和整合服務,估計總額為2.035億美元。

區域安全

  • 德國空軍發言人告訴德國DPA通訊社,應波蘭請求,德國空軍將在波蘭部署五架“歐洲戰鬥機”,為期數週。基輔獨立新聞媒體報道稱,此舉是為了在俄羅斯-白俄羅斯聯合軍事演習之前起到威懾作用。
  • 立陶宛外交部已致函北約軍事聯盟,要求協助加強防空能力,此前上個月有兩架軍用無人機從白俄羅斯越境進入其領土。

停火和製裁

  • 澤連斯基表示,他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當然,重點是結束戰爭”。
  • 川普告訴CNBC新聞,能源價格下跌可能會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停止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
  • 「如果能源價格跌得夠低,普京就會停止殺人,」川普說。 “如果能源價格再跌10美元一桶,他將別無選擇,因為他的經濟糟透了。”
在與梅德韋傑夫發生爭執後,為何川普要調動核子潛艇?【英語影片】
俄擬與烏實施空域停火爭取美制裁讓步 澤倫斯基稱與川普對話富有成效
彭博報導,隨著美國對俄羅斯訂下8日的制裁期限逼近,克里姆林宮正考慮與烏克蘭實施「空域停火」,作為因應美國次級關稅制裁的一項可能的妥協措施。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他與美國總統川普就終結戰爭、對俄羅斯的制裁及敲定美烏無人機協議展開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對話。
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預計本週內訪俄,最快今日抵達,可能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會面。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儘管美俄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高,但俄方可能在最後時刻做出某種讓步,包括暫停飛彈及無人機等空中攻擊行動,作為降低局勢升溫的姿態。
不過,由於俄方戰略目標未變,且目前在戰場上佔有優勢,蒲亭預料不會同意全面停火。報導也提到,基輔雖多次表態願接受無條件停火,但若將停火限制於特定範圍,烏方及其盟友是否接受仍有變數。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方重視與美方的接觸,但在會談前不會發表評論。
駐莫斯科政治分析人士馬可夫(Sergei Markov)指出,「川普需要一份禮物,正是俄羅斯的妥協。」他認為,空域停火可能是一個合適的選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在7月給予俄羅斯50日的最後期限,但後來指不相信俄羅斯會認真正視,而把期限縮短至本週五(8日)。川普日前警告,若蒲亭在期限前未同意談判,將對與俄貿易國家的產品加徵至少500%次級關稅,藉以向俄方及其盟國施壓,直指與俄貿易國家中國與印度。
川普近日批評印度購進大量俄羅斯石油,拿去公開市場賺進利潤,因而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支付的關稅。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昨天表示,在俄羅斯使用的攻擊無人機內,發現印度製的零件。
對於空域停火,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1日也曾提及這構想,但蒲亭當時並未做出回應。據報導,魯卡申柯先前曾在6月與美國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會晤,估計當時或有相關討論。
另據「烏克蘭真理報」引述烏克蘭總統辦公室消息人士指出,凱洛格預計本週內訪問基輔,並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談。
烏俄雙方在停火條件上仍存在重大歧見。俄方要求烏軍撤出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與赫松(Kherson)等4州,烏克蘭則重申維護領土完整立場不變。
兩國曾於今年在伊斯坦堡(Istanbul)進行3輪會談,尚未就停火達成共識,但雙方同意進行戰俘與遺體交換,基輔又在會後提出在8月底前進行首腦會談。澤倫斯基近日表示,已與俄方就新一輪1200人換俘達成初步協議,具體名單仍在協調中。
澤倫斯基稱與川普對話富有成效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在社群平台X寫道,「川普總統對俄羅斯攻擊基輔和其他城市及社區的情況瞭若指掌」;他指的是俄軍近期不斷以無人機與飛彈襲擊烏克蘭。
美國致安理會:川普表明8/8前須達協議結束俄烏戰爭
對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日益感到不滿的川普最近幾週向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8月8日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將面臨更嚴厲的制裁。
一名華府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明天將在莫斯科會見俄國領導階層。
澤倫斯基在晚間影片談話中表示,川普「了解前線情勢」,目前戰線長達1000公里,從烏克蘭東部一路延伸到南部地區。
澤倫斯基說,烏克蘭長期支持美方提出的立即停火倡議,還提出多種落實停火的方式。
他說:「我們已和俄羅斯進行對話,並提出『空中停火』建議,不再發動飛彈和無人機攻擊,尤其不得針對民用基礎設施或能源系統發動攻擊。然而,俄羅斯以極其惡毒的方式破壞這一切。」
澤倫斯基還說,烏克蘭準備與美方敲定一項無人機採購協議,這將成為「最強而有力的協議之一」。他先前曾表示,這筆交易價值約300億美元。
解讀
俄羅斯退出的飛彈條約是什麼?為什麼?
賽義夫·哈立德

俄羅斯在本週一宣布,將停止遵守與美國簽署的一項已有數十年歷史的核導彈條約,此舉引發了人們對冷戰式軍備競賽捲土重來的擔憂。

1987年簽署的《中導條約》(全稱為《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暫停了這兩個世界主要軍事大國之間的短程和中程飛彈部署。

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於2019年退出了這項條約。俄羅斯直到本週一才宣布退出條約。俄羅斯方面承諾,只要美國不部署此類武器,俄羅斯就不會部署——儘管美國一再指責俄羅斯違反條約。

在俄羅斯採取此舉的幾天之前,川普下令重新部署兩艘核潛艇,以回應其所謂的俄羅斯前總統、現任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的「威脅性言論」。

在最近幾週內,川普政府加大了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壓力,要求結束烏克蘭戰爭。他也對印度徵收關稅,並威脅印度不要購買俄羅斯石油。

同時,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計劃本週訪問莫斯科,以推動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

那麼,克里姆林宮為何要退出該條約?這會影響兩個大國之間的國防協議嗎?

俄羅斯將如何應對美國兩艘核潛艦的重新部署?【英語影片】

什麼是《中導條約》?

該條約由時任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雷根和時任蘇聯領導人的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於1987年簽署,從而結束了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僵局。該條約禁止雙方擁有、生產或試射射程為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

根據該條約,雙方銷毀了超過2600枚飛彈,該條約涵蓋核彈頭和常規彈頭。但不包括空射或海射武器。

作為裁軍努力的一部分,華盛頓方面摧毀了846枚核彈頭,而莫斯科方面摧毀了1846枚。


美俄正面交鋒
俄羅斯與美國的軍事實力對比。
核彈頭:俄羅斯4309;美國3700
現役軍事人員:俄羅斯1320000;美國1328000
飛機總數:俄羅斯4292;美國13043
作戰坦克:俄羅斯5750;美國4640
海軍艦隊:俄羅斯419;美國440 (半島電視台)

俄羅斯為何要退出這項已有數十年歷史的條約?

俄羅斯外交部本週一指出,美國在歐洲、菲律賓和澳洲的飛彈平台移動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直接威脅。

俄羅斯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鑑於形勢正朝著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實際部署美製陸基中短程導彈的方向發展,維持單方面暫停部署類似武器的條件已經消失。”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俄方將終止暫停部署,以維持戰略平衡並應對新的威脅。

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俄羅斯的決定是北約國家推行「反俄政策」的結果。

本週一,他在X網站上發文說:“這是我們所有對手都必須面對的新現實。預計會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周向俄羅斯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10天內結束戰爭。此後,梅德韋傑夫在社群媒體上與川普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西方認為,俄羅斯於2024年11月向烏克蘭發射彈道飛彈違反了《中導條約》 (路透社)

作為回應,川普在上週五下令將兩艘核潛艇轉移至「適當區域」。

然而,克里姆林宮敦促謹慎對待「核子言論」。

“顯然,美國潛艇已經投入戰鬥輪值。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是首要任務”,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這樣告訴記者。

“但總體來說,我們當然不想捲入這樣的爭議,也不想以任何方式對此發表評論”,他還補充道,“當然,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非常非常謹慎地談論核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去年12月曾警告美國及其北約盟友不要採取他所謂的「破壞穩定的行動」。

俄羅斯也威脅要對美國從2026年起在德國部署飛彈的計畫做出回應。

美國何時退出該條約?原因是什麼?

在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美國於2019年退出了《中導條約》,理由是俄羅斯不遵守該條約。

川普指責俄羅斯違反了這項條約,並開發並部署了陸基、可攜帶核彈頭的諾瓦托9M729飛彈系統(北約代號為SSC-X-8)。而莫斯科方面表示,飛彈的射程(500公里)低於這項於1987年簽署的條約所規定的射程。

川普也提到中國也在開發此類飛彈,而中國並非該條約的締約國。

而在川普的前任巴拉克·歐巴馬的領導之下,美國已採取行動增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力,以遏制中國的軍事力量。

但在川普上任後的頭7個月內,他主要忙於對盟友和競爭對手發動關稅戰。儘管美國情報機構在3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路威脅,但他還是撤銷了4月初對中國徵收的高額關稅。

最近幾天,他將注意力轉向俄羅斯,並試圖迫使俄羅斯同意與烏克蘭停火。

西方認為,俄羅斯在去年11月向烏克蘭發射的奧列什尼克彈道飛彈違反了《中導條約》——該飛彈射程為500公里。上週,普丁宣佈在白俄羅斯部署該飛彈,而白俄羅斯與烏克蘭擁有長達1,084公里的共同邊界。

俄羅斯去年也修改了它的核子戰略,以正式降低其動用核武的門檻。

兩國還退出了哪些裁軍協議?

美國和蘇聯——當時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兩個國家——一直在進行軍備競賽,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

然而,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例如1972年的《反導條約》(全稱為《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條約》)和《中導條約》,作為軍備控制措施的一部分。

小布希總統於2002年退出了《反導條約》——該條約旨在阻止俄羅斯和美國建立飛彈防禦系統。

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於2020年退出了1992年簽署的《開放天空條約》。兩年後,俄羅斯也效法此舉,並退出了這項允許各國飛越對方領土進行非武裝偵察飛行的條約。

美俄之間還有哪些安全協議有效?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 Treaty),至今仍是俄美之間簽署的最後一項重要軍控協議。

該條約於2010年簽署,限制了兩國可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該條約於2011年2月生效。

根據這項協議,雙方承諾:

  • 部署不超過1550枚戰略核彈頭,以及最多700枚遠程飛彈和轟炸機。
  • 部署的洲際彈道飛彈數量不得超過800枚。
  • 雙方每年可對戰略核武部署地進行最多18次檢查,以確保對方未違反條約的限制。

但普丁在2023年宣布莫斯科將暫停參與該條約,並指責華盛頓不遵守條約規定並試圖破壞俄羅斯的國家安全。該條約將於明年到期。

在俄羅斯做出這項決定的幾個月前,美國已經停止根據《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交換其核武庫存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