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經典哲詩《酒賦》賞析

呂國英經典哲詩《酒賦》賞析

“酒”為鏡的人性與文明透視

莊鴻遠

呂國英先生的《酒賦》以極簡的四言句式、精妙的複字手法,將“酒”與人類情感、行為、文明的複雜關聯濃縮於816句中。全詩未作繁複鋪陳,卻以“酒”為軸心,輻射出人性的多面、社會的萬象,既延續其創立的“哲慧潤靈”新詩派“以小見大、以物喻理”的特質,更以獨特的語言藝術,讓“酒”超越飲品本身,成為一面映照人類精神世界的鏡子。 

一、形式之妙:複字為骨,四言見力 

《酒賦》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是對“複字手法”的極致運用。全詩每句均以“X酒酒XX”的固定結構展開,“酒”字在句中重複出現,既非簡單的字詞疊加,更像是思想的“重音符號”——首字定“酒之情境”(如“愁”“豪”“狂”),第二個“酒”字承上啟下,第三個“酒”字後接“酒之狀態或結果”(如“疊歎”“沖天”“魔藝”),形成“情境載體結果”的完整邏輯鏈。 

這種複字設計,讓每一句都成為一個獨立的“酒之切片”:“愁酒酒疊歎”中,“愁”定調,“疊歎”顯情,兩個“酒”字如歎息的回聲,將愁緒層層放大;“豪酒酒沖天”裏,“豪”為魂,“沖天”顯勢,兩個“酒”字似豪氣的助推器,讓豪邁感直擊人心。而四言句式的選擇,更讓這種複字表達兼具“古典莊重”與“現代凝練”——摒棄了傳統賦體的鋪排冗餘,以短促的節奏強化每一句的衝擊力,如同一把精准的刻刀,將“酒與人性”的關聯刻入讀者認知。 

二、內容之深:以酒為鏡,映照萬象 

《酒賦》的核心價值,在於以“酒”為媒介,完成對人性、社會、文明的多維度透視,可分為三大層面: 

1. 人性情感的縮影 

詩的開篇四句,聚焦“酒與個人情感”的綁定:“愁酒酒疊歎”寫酒是愁緒的宣洩口,“豪酒酒沖天”寫酒是豪氣的催化劑,“狂酒酒魔藝”寫酒是靈感的觸發器(如藝術家借酒狂放創作出“魔藝”),“緣酒酒纏綿”寫酒是情感的黏合劑。這四句將“愁、豪、狂、緣”四種核心情感,通過“酒”的串聯具象化,讓讀者看到:酒本無性情,卻因人性的注入,成為情感的“外化符號”。 

2. 社會行為的切片 

中間四句,拓展至“酒與社會互動”的場景:“壯酒酒嗜血”直指戰爭中酒被用作“壯膽劑”,催生暴力與殺戮;“盟酒酒昂軒”寫酒在盟約中的象徵意義,承載著信任與承諾;“花酒酒縱欲”批判酒被濫用為欲望的遮羞布;“鴻酒酒藏玄”則昇華至“酒與智慧”的關聯——“鴻酒”非指酒之珍貴,而指借酒藏深意(如古人“酒酣吐真言”或“酒後藏玄機”)。這四句跳出個人情感,將“酒”置於社會關係中,揭露其“雙面性”:既可成為維繫信任的紐帶,也可淪為催生惡念的工具。 

3. 文明現象的批判與反思 

最後四句,延伸至“酒與文明生態”的審視:“喜酒酒酣暢”“禮酒酒承願”回歸酒的正向價值,寫其在喜慶、禮儀中承載的美好期許;“約酒酒弄局”“鬥酒酒壁觀”則批判酒被用作“社交博弈”的手段(約酒設局、鬥酒旁觀);“炒酒酒博傻”直指現代社會“酒資本化”的亂象(炒作酒價、盲目跟風);“藏酒酒賦閑”寫酒成為閒適生活的點綴;而“嗜酒酒較命”“品酒酒延年”的對比,則以極致的反差揭示“酒的價值全在度”——過度嗜酒傷身,適度品酒養生。這部分既有對文明中“酒之正向意義”的肯定,也有對“酒被異化”的批判,展現出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清醒認知。 

三、哲思之韻:超越酒本身的文明叩問 

《酒賦》的深層魅力,在於它從未停留在“寫酒”,而是借“酒”完成對人類文明的叩問:酒為何能貫穿人類歷史?為何同一杯酒,能催生豪氣與殺戮、真情與算計?答案藏在詩的“留白”中——酒是“中性載體”,其價值全由“人”定義。正如詩人創立“哲慧潤靈”新詩派所追求的“以詩載哲”,《酒賦》通過對“酒”的解構,最終指向對“人性本質”的思考:文明的進步,不僅在於對物質的駕馭,更在於對人性的自省——如何讓“酒”回歸情感的慰藉、禮儀的象徵,而非暴力的推手、欲望的工具?

 

整首《酒賦》,以32個“酒”字構建起一座“人性博物館”,每一句都是一個展品,每一組對比都是一次反思。它讓讀者在品味“酒之百態”的同時,更看清“人之百態”,堪稱呂國英哲慧詩章中“以小見大、哲思與詩藝完美融合”的經典之作。

 

 

呂國英

 

愁酒酒疊歎,豪酒酒沖天;

狂酒酒魔藝,緣酒酒纏綿;

壯酒酒嗜血,盟酒酒昂軒;

花酒酒縱欲,鴻酒酒藏玄;

喜酒酒酣暢,禮酒酒承願;

約酒酒弄局,鬥酒酒壁觀;

炒酒酒博傻,藏酒酒賦閑;

嗜酒酒較命,品酒酒延年。

2023.12.31·北京

簡注:

1.壯酒——壯行之酒;

2.盟酒——結盟之酒;

3.鴻酒——智酒或“鴻門宴”酒;

4.禮酒——禮儀、禮品酒;

5.炒酒——倒進倒出酒股(票)。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