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乙巳季秋朔後三日(西元二零二五年十月廿六日)晨,朝暾初上,餘將辭楚北狩。昨夕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大會啟帷於武昌理工學院,群賢跨海越山,共繪丹青教化。此地襟江帶湖,湯遜煙波涵虛太清;棲鳳潛龍,黌宇樓臺接引星斗。嘗聞“全國十大湖景學府”之譽,今觀虹橋臥碧,桂苑浮金,乃知毓秀鐘靈非虛言。


與四海鴻儒論藝終日,或言數字筆墨可通鯤鵬之變,或辯傳統新聲當效江海相容。竊思美育之道,猶如此間江湖交匯,非拘泥涇渭,貴在交融生髮。昔屈子行吟澤畔,留香草美人遺韻;伯牙斷琴臺前,成高山流水絕響。今吾輩各執彩練當空舞,豈非繼往聖絕學而開新境?
晨光熹微時,與徐曉庚院長臨軒話別。觀其指點沙盤,縱橫捭闔,恍見雲夢澤中千帆競發。既盟後約,遂驅車往漢口故站。站樓穹頂猶存歐陸遺風,鐵軌蜿蜒直指幽燕之地。候車時見玻璃幕牆映照百年鐘樓,忽覺時光疊影:昔年帆檣如林之碼頭,今朝長車似箭之通衢。

憑窗北望,鐵軌如銀弦貫地,長車若玉龍出雲。頓悟今之離別,非古賢折柳陽關之悲,實類列子禦風九霄之遊。方今軌接八荒,雲連四海,雖隔千山猶共硯池。他日京華展卷,墨中自有東湖瀲灩;異域揮毫,筆端仍帶黃鶴煙霞。

臨行得句:
“秋江夜雨潤縑緗,曉駕長車入帝鄉。
莫道雲程遮望眼,從來楚客即周行。”
2025年10月26日晨於漢口站
注:本文以“江湖交匯”喻美術教育之融通,以“鐵軌銀弦”擬現代交通之迅捷。末句“楚客周行”化用《詩經》“彼周行”句,謂今日武漢旅人亦是天下行者,既承屈賈遺風,複開時代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