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41天。
.webp)
2025年10月27日最新進展:
戰況
- 據烏克蘭內政部長伊戈爾·克利緬科稱,週日早些時候,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無人機襲擊造成至少三人死亡,另有29人受傷。
- 克利緬科說,傷者包括七名兒童。
- 《基輔獨立報》週日引述當地官員的話報道,俄羅斯的襲擊還導致烏克蘭東南部扎波羅熱地區一名63歲男子週日死亡,東部哈爾科夫地區週六晚間一人死亡。
- 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州長瓦迪姆·菲拉甚金在Telegram上發文稱,俄羅斯的襲擊於週日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造成一人死亡,週六造成四人死亡。
- 根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週一凌晨引述緊急服務部門的消息報道,烏克蘭對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市的襲擊造成該市列寧斯基區兩人死亡。
- 根據塔斯社引述當地官員的話報道,烏克蘭對俄羅斯佔領的赫爾鬆地區的另一次襲擊造成一人死亡。
- 塔斯社報道,週日清晨,烏克蘭對俄羅斯控制的頓內茨克地區的另一次襲擊造成亞西努瓦塔地區至少有三人死亡。
- 在俄羅斯,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表示,週一早些時候,烏克蘭對首都莫斯科的無人機襲擊迫使該市的四個機場關閉,俄羅斯防空系統在五小時內擊落了28架無人機。
- 週日,烏克蘭的攻擊還在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造成一人死亡。
- 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報告稱,俄羅斯軍隊在24小時內擊落了281架烏克蘭無人機和兩枚導引炸彈。
- 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其軍隊在過去10天重新控制了頓內茨克地區的兩個定居點——庫切里夫亞爾和蘇赫特斯克。
俄夜間擊落28架烏克蘭無人機 莫斯科2座機場暫關閉
俄羅斯當局今天表示,俄國防空系統連夜啟動,攔截烏克蘭對莫斯科的多次攻擊,莫斯科市4座機場有兩座暫時關閉。
俄首都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在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在莫斯科時間昨晚近10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時)開始,俄國防衛部隊在5小時內擊落28架無人機。
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局 (Rosaviatsiya)指出,為了飛航安全起見,大型的杜莫迪多沃(Domodedovo)機場以及規模較小的茹科夫斯基(Zhukovsky)機場,自當地時間今天凌晨1時40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昨天22時40分)起關閉。
路透社報導,目前尚未有損害消息傳出。除非涉及平民設施,否則俄羅斯很少公開烏克蘭攻擊俄境所造成損害的完整情況。
烏克蘭方面目前尚未立即回應。基輔已表示,他們攻擊行動目的,在摧毀俄對烏戰爭所需的關鍵基礎設施。
武器
-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莫斯科成功試射了核動力「海燕」巡航飛彈。普京表示,這種可攜帶核武的武器可以穿透任何防禦盾。俄羅斯將朝著部署該武器的方向發展。
- 普京在克里姆林宮週日發布的聲明中說:“這是一種獨特的武器,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
- 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將軍在周日發布的聯合講話中告訴普京,該導彈飛行了14000公里(8700英里),在空中停留了約15個小時。
- 普京的高級助手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在影片發佈時正在美國,他說他的代表團向美國官員通報了“海燕”的“成功測試”,他稱這是一種“全新類別”的武器。
普京讚揚遠程核子飛彈,俄羅斯深入烏克蘭【英語影片】政治與外交
- 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佐週日表示,斯洛伐克不會參與任何旨在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提供軍事援助的歐盟計畫。
-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表示,總統普京將於今天稍晚在克里姆林宮接見北韓外長崔善姬。隨著烏克蘭戰爭持續,俄羅斯與北韓的軍事與政治關係正日益深化。
- 他說:“我拒絕讓斯洛伐克參與任何旨在幫助烏克蘭管理戰爭和軍事開支的財政計劃。”
- 根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俄新社週日引述俄羅斯外交部的話報道,北韓外務相崔善姬將於10月26日至28日訪問俄羅斯。
區域安全
- 立陶宛國家危機管理中心表示,週日,在幾個被確認為可能是氦氣球的物體進入其領空後,北約成員國立陶宛關閉了維爾紐斯機場和白俄羅斯邊境口岸。這次入侵是本週發生的第四起此類事件。
- 這也是一系列無人機事件和領空侵犯事件中的最新一起,這些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俄羅斯正在試探北約的擔憂。
.webp)
新聞幕後
歐洲和俄羅斯會在千日內爆發戰爭嗎?
在題為「千日內與俄羅斯開戰?」的文章中,作家馬修·博克-科特(Mathieu Bock-Côté)討論了歐洲情報機構發出的警告,這些機構預測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有可能在三年內爆發公開衝突。
這位作家在《費加羅報》(Le Figaro)的一篇文章中認為,不能完全排除這種情況,他引用了2022年的先例——當時沒有人相信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但入侵確實發生了。
博克-科特強調,俄羅斯仍然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帝國大國,不能容忍鄰國的獨立,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基本上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俄羅斯的影響,他認為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
在這方面,他警告說,這場仍局限於特定地區的衝突,明天可能會蔓延到波羅的海國家,這意味著它將擴散並演變成他所說的「俄羅斯帝國和西方帝國之間沒有緩衝區的衝突」。
但博克-科特同時批評歐洲菁英利用俄羅斯的威脅來推動他們在歐盟內部的聯邦化項目,認為對普丁(俄羅斯總統)的恐懼可以在政治上團結歐洲。
作者認為,關於「千日」內即將爆發戰爭的言論,首先服務於內部政治利益,因為歐洲政治中心的「權貴階層」(Nomenklatura,指統治階層)利用它來重新使其權力合法化,並重新奪回身份認同和邊界的話語權,但這僅限於烏克蘭邊界問題。
這位作家批評了他所認為的矛盾,即這些精英們容忍歐洲內部不受限制的移民及其造成的社會動盪,與他們對保衛遙遠的烏克蘭主權所表現出的強烈熱情形成了鮮明對比。
博克-科特也質疑歐洲民主面臨的威脅是否既是內部的也是外部的。他警告說,誇大俄羅斯的威脅可能被用來為鎮壓內部反對派辯護,並將政治對手污衊為莫斯科的代理人。他指出,如果未來的某些歐洲選舉結果不符合統治菁英的期望,可能會以「俄羅斯干預」為藉口被取消或受到質疑。
作者最後強調,有必要認真對待真正的俄羅斯威脅,但同時也要警惕那些尋求「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權力的人對這種威脅的利用。在認知到外在危險和拒絕政治操弄之間取得平衡,才是當今歐洲「極端中立派」所缺乏的理性立場。(來源:費加羅報)
-218x150.webp)





-218x150.jpg)

-218x150.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