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346天:俄羅斯出動9M729巡弋飛彈攻擊 烏克蘭官方首度證實;CNN:美國防部准供烏克蘭戰斧飛彈 待川普最終決定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46天。

2025年5月21日,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背景下,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前線城鎮波克羅夫斯克,負責從前線城鎮和村莊疏散民眾的烏克蘭警方”白衣天使”部隊成員正在巡查區域搜尋居民。 (路透社)

2025年11月1日最新進展:

戰況

  • 頓內茨克地區軍事管理局局長瓦迪姆·菲拉甚金週五在Facebook上報告稱,過去一天,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造成8人死亡,18人受傷。
  • 當地警方表示,週五,在烏克蘭日托米爾地區的一片森林中,兩輛不同的汽車撞上爆炸裝置,造成5人死亡,3人受傷。警方補充說,他們正在「調查邊境地區兩起汽車爆炸案」的「情況」。
  • 州長伊凡·費多羅夫在Telegram上發文稱,俄羅斯軍隊一天內對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的19個定居點發動了673次襲擊,造成至少3人死亡,29人受傷。
  • 赫爾鬆地區軍事管理局週五在Telegram上發文稱,俄羅斯砲擊烏克蘭赫爾鬆地區的第聶伯羅區,造成一名56歲婦女死亡,另有4人受傷。
  • 根據烏克蘭通訊社Ukrinform報道,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告訴記者,17萬俄羅斯軍隊部署在烏克蘭城市波克羅夫斯克附近,但該市並未被包圍。
  •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聲稱,俄羅斯軍隊佔領了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烏克蘭村莊新奧列克桑德里夫卡。半島電視台無法獨立核實這項說法。
  • 塔斯社引述當地官員的話報導,烏克蘭砲擊導致俄羅斯佔領的紮波羅熱卡緬卡-第聶伯羅夫斯卡鎮2000多戶家庭斷電。
  • 烏克蘭海軍週五表示,它用「海王星」巡航飛彈襲擊了奧廖爾地區的一座俄羅斯火力發電廠和新​​布良斯克的一個變電站。
  • 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週五告訴記者,今年迄今,烏克蘭軍隊已襲擊了160個俄羅斯石油和能源設施。

俄羅斯出動9M729巡弋飛彈攻擊 烏克蘭官方首度證實

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指出,俄軍近月出動曾促使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次總統任期退出核子軍備控制條約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這是基輔官方首次證實俄軍在戰場上使用9M729飛彈。

另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8月以來,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射23枚9M729飛彈;2022年亦曾出現2次發射紀錄。俄羅斯國防部對此未立即回覆書面詢問。

川普2019年以俄國早已部署9M729巡弋飛彈違反條約為由,率美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

根據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飛彈威脅」(Missile Threat)網站資料,9M729可搭載核彈頭或傳統彈頭,最大射程達2500公里。一名軍事消息人士透露,俄軍10月5日發射的1枚9M729飛彈飛行超過1200公里後,落入烏克蘭境內。

西比哈(Andrii Sybiha)在書面聲明中指出:「俄羅斯近月動用中程核飛彈條約中禁止的9M729飛彈攻擊烏克蘭,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美國及美國總統川普為終結戰爭所作外交努力的蔑視。」

西比哈告訴路透社,基輔支持川普提出的和平方案,並主張應對俄羅斯施加最大壓力,促使其結束戰事。他強調,提升烏克蘭長程打擊能力,有助迫使莫斯科停戰。

烏克蘭多次呼籲華府提供未列入中程核飛彈條約限制的長程「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因該型飛彈當時僅能從海上發射。俄羅斯則警告此舉將造成「危險升級」。

西方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在川普推動和談之際,俄羅斯動用9M729擴大長程攻擊軍火庫,除強化對烏克蘭的打擊能力外,也向歐洲釋放威懾信號。

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資深研究員奧伯克(William Alberque)指出:「我認為普丁試圖藉此升高談判的壓力。」他還說,9M729當初設計是為了打擊歐洲的目標。

政治與外交

  • 摩爾多瓦議會選舉亞歷山德魯·蒙泰亞努為新總理,以支持該國加入歐盟並進一步遠離俄羅斯的努力。

制裁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週五表示,他希望說服美國總統川普,匈牙利應該免受美國對俄羅斯石油的製裁,因為它高度依賴管道網路來獲取能源供應。歐爾班也指出,德國曾為其煉油廠尋求豁免。
  • 俄羅斯外交部週五表示,為回應歐盟對俄羅斯的新制裁,已禁止更多歐盟官員進入俄羅斯,但未提供被禁人員名單。
  • 歐盟委員會週五表示,隨著更新後的歐盟-烏克蘭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這三個歐盟成員國對烏克蘭食品實施的出口禁令現在已不合理。

區域安全

  • 烏克蘭已將一名被俘的俄羅斯士兵移交給立陶宛受審,該士兵被指控實施酷刑和非法拘留。基輔稱,這是俄羅斯在近四年戰爭期間涉及第三國司法系統的首例此類案件。
  • 波蘭週五表示,其戰機本週第三次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了一架俄羅斯偵察機。波蘭軍隊表示,該飛機沒有侵犯波蘭領空。

武器

  •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三名未具名的美國和歐洲官員的話報道,五角大廈已告知白宮,向烏克蘭提供「戰斧」武器不會對美國庫存產生負面影響。
俄羅斯當局2019年展示SSC-8/9M729巡弋飛彈的部分零件。(路透社)

CNN:美國防部准供烏克蘭戰斧飛彈 待川普最終決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3名歐美知情官員報導,美國國防部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評估不會對美國庫存造成負面影響,只待美國總統川普做出最終政治決定。

川普本月稍早在白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共進工作午餐時表示,他寧願不向烏克蘭提供戰斧(Tomahawk)飛彈,因為「我們不希望把我們保護國家所需的武器送出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在他們會晤前不久就將評估結果告知白宮。

兩名歐洲官員表示,評估結果讓美國的歐洲盟邦備感振奮,認為美國更沒有藉口不提供飛彈。川普在會晤澤倫斯基前數天也說,美國有「很多戰斧飛彈」,可能可以提供烏克蘭。

因此川普數天後突然改口時,歐美官員紛紛感到意外。川普當時在白宮與澤倫斯基共進工作午餐的開場白中說美國「需要」戰斧飛彈,隨後在閉門會談中向澤倫斯基表示美方不會提供,「至少目前不會」。

根據CNN報導,在川普做出這項決定的前一天曾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通話。普丁告訴川普,戰斧飛彈可能會擊中莫斯科和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等俄羅斯主要城市,不會對戰場造成重大影響,反而會損害美俄關係。

美國國防部和白宮均未回覆置評請求。

俄羅斯「奧列什尼克」彈道飛彈配備多彈頭,難以攔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記者專欄

白俄羅斯部署「奧列什尼克」飛彈背後蘊含多重訊息

法希姆·蘇拉尼

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在第三屆明斯克歐亞國際安全會議上宣布,為應對“地區局勢升級和當前威脅”,白俄羅斯正準備在其領土上部署俄羅斯“奧列什尼克”中程飛彈系統。

盧卡申科指出,一些歐洲國家計劃部署中程飛彈系統。他認為,有些國家試圖透過將本國經濟推入戰爭狀態來解決自身問題,並呼籲停止軍備競賽,警告其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此前,白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國務秘書亞歷山大·沃爾福維奇宣布,該國將在今年年底前接收「奧列什尼克」系統。

對等措施

2019年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並開始在歐洲和亞洲部署飛彈後,俄羅斯解除了部署中程和短程陸基飛彈的禁令。

莫斯科的回應是將量產的「奧列什尼克」飛彈系統引入俄羅斯軍隊服役,並在2024年11月進行了成功的實戰測試,當時一枚飛彈擊中了位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烏克蘭南方機械製造廠。

除了部署該系統外,白俄羅斯軍隊還將在今年年底前接收一個新的獨立空中突擊旅,該旅將駐紮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戈梅利地區。

「奧列什尼克」飛彈是一種中程彈道飛彈,能夠攜帶高超音速酬載。它配備有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以高超音速(超過10馬赫)飛行,這使得現代飛彈防禦系統難以攔截。

它的技術規格大多屬於機密。它可以打擊50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並且在飛行過程中會同時發射六枚高超音速彈頭,這些彈頭會在接近目標時進行機動。

防禦需要

軍事專家維克托·利托夫金解釋說,向白俄羅斯轉讓短程「伊斯坎德爾」飛彈始於2023年,目的是確保與鄰國波蘭保持對等關係,波蘭購買了美國的海馬(HIMARS)系統。

他也向半島電視台表示,應明斯克的要求,莫斯科還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了戰術核武。

然而,鑑於歐洲體系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衝突升級,部署「奧列什尼克」飛彈已勢在必行,因為這是唯一能夠在更遠距離作戰並解決單枚飛彈無法解決的各種問題的飛彈。

他斷言,儘管歐洲和美國都發展了各種飛彈防禦系統,但「奧列什尼克」飛彈仍能到達歐洲的任何地點,而且幾乎不可能被攔截。

專家利托夫金表示,歐洲最新的防空系統被蓄意部署在波蘭軍事基地和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那裡部署了「戰斧」飛彈和其他中程飛彈,這使得被北約國家包圍的白俄羅斯處於困境,特別是因為它完全位於歐洲防空系統的射程之內。

利托夫金補充說,部署的飛彈越多,西方在衝突中摧毀它們的可能性就越小,遭到報復性打擊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他看來,這是迫使西方政客重新考慮並放棄與俄羅斯直接衝突的威懾因素之一。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武裝部隊的「西方-2025」聯合軍事演習已經結束

政治訊息

戰略事務專家尼古拉·布津則認為,在白俄羅斯部署「奧列什尼克」系統也向西方傳遞了一種政治訊息。

他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解釋說,如果北約對白俄羅斯或俄羅斯發動侵略,飛往波蘭基地、北約防空系統和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的飛行時間將縮短數倍,在波蘭只需3 分鐘,在德國只需6 分鐘。

布津表示,有了俄羅斯的「奧列什尼克」飛彈系統,明斯克會感到更安全,考慮到波羅的海國家和西歐當局的表態,這一點至關重要。他還補充說,以歐洲標準衡量,白俄羅斯軍隊規模並不算大。

他接著說,縱觀北約未來三到五年的計劃,“我們發現該聯盟實際上是在為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做準備,這是一場非常危險的衝突。我們自然明白,在這種情況下,白俄羅斯領土將是首批被佔領的地區之一。”

此外,專家布津斷言,在白俄羅斯部署「奧列什尼克」系統具有戰略意義,因為它確保了白俄羅斯本身不可能受到攻擊,並有可能使其與俄羅斯分離。

據他所說,向明斯克供應武器是發展覆蓋聯盟國家(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全境的統一高超音速飛彈基礎設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