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紫荊花詩歌賽征稿啓事:山風裏的共生曲

山風裏的共生曲

 塗必宏

 

石臺的山坳醒得早,松針飄落在溪面,溪水載著綠,慢慢淌過菜畦的田埂。青菜挨著蘿蔔的根須抽芽,黃瓜藤纏著竹架往上纏,不搶光,不奪水,風一吹就輕輕晃,像彼此打招呼的老友。

父親坐在院角竹椅上,老夥計似的摩挲著磨亮的拐杖。曾經總愛逞強的老人,如今肯聽我絮叨兩句,我也學著順著他的性子,把擔憂藏進遞藥的手勢裏。人間的陪伴,本就是你順著我的倔,我護著你的念,像山裏的樹與藤,互相靠著,就站成了安穩的光景。

村口曬穀場攤著金黃稻穗,張嬸幫李伯翻著穀子,王大爺給追著跑的孩子們遞野果。炊煙從各家屋頂嫋嫋冒出來,纏成一縷暖霧,繞著山腰捨不得散。這樸素的互幫,就是人間最實在的和諧。

孩子在遠方做科研,說實驗有了新進展,語氣沉實,像山裏紮牢了根的樹。他和女友互相鼓著勁,在各自的領域往下鑽,這份並肩走的默契,是年輕人的共生門道。妻子在縣城站講臺,學生的進步是她眼裏的光,她常說,教育就像澆菜育苗,急不得,唯有耐心陪著,才能等得花開。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顆彼此珍惜的心。山和水共生,才養出石臺的靈秀;人和人和睦,才釀出煙火的暖;國和國相望,才見得天地的安。每一份包容,都是共生的調子,湊成和諧的歌,在歲月裏靜靜唱。(499字)

作者簡介:塗必宏,聾,安徽省作協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安徽日報》《新安晚報》《新民晚報》《中國綠色時報》,《清明》《安徽文學》《三聯生活週刊》《青春》《公民》等。

 

第六屆紫荊花詩歌賽征稿啓事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