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完善產業生態圈 合肥新能源汽車跑出“加速度”

中新社合肥7月2日電 (孔令佑  儲瑋瑋)巨型機械臂精準舞動,智能機器人有序穿梭。在車身工位,四台機械臂協同作業,僅用數秒便可將四扇車門穩穩安裝在車架上……在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的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線正在有序工作。

中新社記者近日來到這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智能工廠。尊界超級工廠負責人魏大衛說,工廠產線配備超過1800台智能機器人,實現沖焊塗總全面自動化與數字化,同時支持智能柔性定製能力,提昇工藝水準。

作為安徽省首個汽車製造領域5G全鏈路工廠,尊界超級工廠還與華為開展合作,構建與現實工廠實時聯動的數字孿生系統。江淮汽車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明表示,這一“數字工廠”每秒採集實體工廠30萬條數據,可對製造技術進行分析迭代,讓製造體系常造常新、自我進化。

在位於合肥的蔚來汽車工廠,同樣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創新成果。這裡有全球首創的“魔方”車輛存取平台,猶如超大型“抓娃娃機”,可實現批量化預存儲車身、按需抓取車身進入後續個性化定製環節。一個個車身被輕鬆快速抓取,仿佛智能機器人在“抓公仔娃娃”,又準又穩又快。

7月1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機器人在造車流水線工作。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向記者介紹了企業智能汽車核心技術的“新三大件”:智駕芯片、全域操作系統和智能底盤上的創新突破。在他看來,這些成果既得益於企業持續加強核心研發投入,更離不開區域內高效的產學研用一體化融合。

江淮和蔚來在生產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是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實力整體躍升的縮影。據官方數據,2024年合肥全市整車產量191.1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37.6萬輛,同比增長84.4%。

如今,合肥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總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發展活力最強、供應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已先後培育國軒高科、巨一科技、常青機械、匯通控股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

這一成績與合肥持續提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完善產業生態圈密切相關。在合肥經開區,80余家產業鏈企業構建起涵蓋國際品牌、造車新勢力與自主品牌的全生態體系,從動力電池到智能傳感器,上萬種零部件在此實現高效協同。李斌認為,合肥具備科技創新優勢、產業聚集優勢、區位優勢和後發優勢,為包括蔚來在內的汽車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6月30日,工人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車間工作。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王揚說,“作為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我們既為上游電芯企業提供支持,又服務于下游整車廠。落戶合肥後,我們切身感受到了這裡完整產業鏈帶來的競爭優勢。”

在優良環境吸引下,不少企業選擇到合肥投資興業,開放協同、利他共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生態圈加速形成。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合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增項目共80個,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奧托立夫、均勝電子、大眾全球第二研發中心等一批標誌性項目接連落戶。

據合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未來幾年合肥將著眼新技術、新產品前瞻佈局,加強產業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力爭到2027年形成2至3家年產50萬輛整車企業,新增10家百億規模零部件企業,新能源汽車產量超200萬輛,集群營收超7000億元人民幣。(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