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空不離相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77)
艾 慧
似空不離相,如俗凈無塵。
窮究天外天,終見魂中魂。
2023.12.04
二十字的覺悟史詩——精賞呂國英哲詩《似空不離相》
在浩瀚詩海中,呂國英先生的詩哲《似空不離相》如一枚澄澈的舍利,僅以二十字,便鑿開了通向精神極境的幽邃隧道。其句凝練如金剛偈語,其意磅礴似宇宙迴響,吟詠之間,禪機與哲思共振,構築了一幅精微而壯闊的心靈求索圖景。
“似空不離相,如俗凈無塵”——此乃覺悟的基石,亦是智慧的起點。首句“似空不離相”,道破了佛家“真空妙有”的玄機。它非頑空,非虛無,而是在洞穿萬象虛幻本質(“空”)後,更深一層地擁抱、理解並超越這紛繁的“相”(現象世界)。這是大乘行者“不離世間覺”的中道智慧,是於紅塵萬丈中看破卻不避世的灑脫。緊接著,“如俗凈無塵”則將境界推向高處。身處喧囂俗世(“如俗”),內心卻如蓮出淤泥,澄明如鏡,纖塵不染(“凈無塵”)。這是修行者心境的至高寫照——不避煙火,不染塵埃,在世而出世,於動中守靜,彰顯了靈魂的卓然獨立與內在的絕對清明。
“窮究天外天,終見魂中魂”——此乃探索的遠征,亦是回歸的頓悟。後兩句筆鋒陡轉,氣勢恢宏。“窮究天外天”是精神向外的無限擴張,是對宇宙終極奧秘(“天外天”)永不停歇的叩問與追尋。它象徵著人類智識與好奇的極限挑戰,是思想穿越星河、探問宇宙邊際的壯麗征程。然而,這磅礴的外求並非終點。當遍曆寰宇,窮極八荒,跋涉者驀然回首——“終見魂中魂”。這驚心動魄的轉折,揭示了所有偉大探索的最終歸宿:回歸本心,洞徹內在。那“魂中魂”,是超越表層意識與個體靈魂的終極生命本體,是靈性最幽深、最核心的光源,是宇宙法則在個體生命中的精妙映現。向外追尋的極致,恰恰照亮了向內探尋的路徑。萬水千山,終歸心田;窮究無極,方見本真。
此詩之妙,在於其精煉中的深邃與張力中的統一——
哲禪交融:以精純佛理為底色,融鑄道家之超邁與儒家之擔當,禪意盎然,哲思雋永;
境界層遞:從立足中道的智慧(不離相、凈無塵),到向外求索的壯闊(窮究天外天),最終歸於內在徹悟(終見魂中魂),如登三重天,境界宏闊,路徑清晰;
意象磅礴:“天外天”極言其廣,“魂中魂”深究其微,一外一內,一廣一深,形成巨大的精神張力場,最終在“覺悟”處達成奇妙的和諧統一;
“魂中魂”點睛:此獨創意象,如金石擲地,震撼人心。它超越了傳統的“靈魂”概念,直指那不可言說、不生不滅的靈性核心,是這首詩獻給人類精神探索的最璀璨結晶。
呂國英先生以“詩哲”為名,名副其實。短短四句,二十字,卻是一部濃縮的精神史詩。它啟示我們:真正的覺悟,始於對世間萬象的智慧洞察與心靈淨化,成於對宇宙真理的不懈探求,最終歸於對自我生命本源的深刻洞見。當“魂中魂”之光被真正點亮,個體便在這浩瀚宇宙中找到了最堅實的座標——在存在的至深處,我們終將與那永恆的“天外天”重逢。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