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家傳珍藝目無瑕

家傳珍藝目無瑕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36

 

 

家傳珍藝目無瑕,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墨靈象觀化變,美彰盡美妙通達。

2024.04.07

 

呂國英先生此詩凝練深邃,以家傳珍藝”與“腹有詩書”開篇,奠定德藝雙修、文脈相承的基石,強調內在修養(“氣自華”)是超越物質珍寶的無瑕境界。核心在“氣墨靈象”四字,此為全詩哲思之眼——它超越傳統筆墨,指向藝術本源的生命之氣、精神之象,其“觀化變”更揭示藝術應洞察並表現宇宙萬物的生機流變與深層規律。末句“美彰盡美妙通達”則如洪鐘迴響,道出藝術至高追求:臻於“盡美”(形式之極致)、“妙”(意蘊之玄奧)與“通達”(精神之自由無礙)的圓融統一,最終指向一種貫通天地人倫、自由無滯的審美大境界與精神大自在。

 

全詩精妙與核心亮點在於——

“氣墨靈象”的創見性:突破傳統藝術語言框架,構建一個融合宇宙元氣(氣)、藝術媒介(墨)、精神意象(靈)與終極顯現(象)的哲藝本體論概念,極具思想深度與獨創性;

境界的層遞與圓融:從個人修養(腹有詩書)到藝術本體(氣墨靈象),再到終極審美(盡美、妙、通達),層層遞進,最終指向天人合一、心物交融、自由無礙的宇宙生命境界;

哲思的詩化表達:將深刻的藝術哲學思考(如藝術本源、創作規律、審美理想)濃縮於精煉詩句中,以形象(珍藏、詩書)與抽象(氣、靈、妙、通達)結合,寓理於象,哲意盎然。

傳統的啟動與超越: 化用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卻賦予其新的語境(與“家傳珍藝”並置,強調傳承);提出“氣墨靈象”,既根植於中國古典哲學與美學(氣、象、妙),又指向未來藝術的無限可能(觀化變、通達)。

 

呂國英此詩非僅詠物抒懷,實為一首濃縮的藝術哲學宣言。它以詩性語言構建了氣墨靈象”這一核心藝術觀,強調藝術當超越技法的層面,以涵養深厚的生命底蘊(家傳、詩書)為根基,去捕捉、表現宇宙萬物流轉不息的生命氣象(觀化變),最終抵達形式、意蘊與精神自由完美統一的至高審美境界(盡美妙通達)。其價值在於以極簡之語,道出極深之理,為藝術創作與鑒賞提供了深邃而宏闊的精神座標。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