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萬有歸寂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06)
艾 慧
無我萬有歸寂,離宇自性窮空。
天我渾然慧覺,靈纏真心妙明。
2024.01.20
破我執,見真心——呂國英哲詩《無題》的靈性光芒
呂國英先生的四句哲詩,如一道劃破認知迷霧的靈性閃電,以極致的凝練,直指東方哲學智慧的核心——破除“我執”,證悟“天人合一”的究竟境界。這短短二十餘字,構建了一條從迷惘到覺醒的清晰心路。
開篇雷霆萬鈞:“無我萬有歸寂,離宇自性窮空。” 首句當頭棒喝,點破“我”(小我的執著)是障蔽世界的根本。“萬有歸寂”並非指物理消亡,而是揭示一個殘酷真相:當個體被“我執”牢牢禁錮,萬物便在其主觀意識的切割與遮蔽下,失去了本然的鮮活與聯通,淪為僵死的對象,陷入感知上的“死寂”。次句則如金剛利劍,斬向另一種偏執:若將“自性”(本心、佛性)抽離其賴以顯現的宇宙時空場域(“宇”)而孤立求索,則如同尋無根之木、覓無源之水,必將墮入虛無空洞的“頑空”(“窮空”)。這兩句深刻批判了“執我”與“離世”兩種認知誤區,奠定了萬物一體、心物交融的宇宙觀基礎。
破執之後,方能顯真。後兩句遂描繪那超越二元對立後的恢弘圖景:“天我渾然慧覺,靈纏真心妙明。” “天我渾然”是境界的極致——個體之“我”的邊界消融於浩瀚宇宙本體之“天”,主客對立徹底瓦解,臻至“萬物皆備於我”的圓融無礙。在這無分別的“渾然”之境中,超越個體局限的大智慧(“慧”) 自然朗現,覺悟(“覺”) 如日普照。這智慧非由外求,其源頭正是那未被塵染的先天“真心”。當“真心”掙脫“我執”的枷鎖,其本具的靈性光輝(“靈纏”——這“纏”字用得極妙,仿佛靈性之光如波如縷,自然縈繞、彰顯)便得以全然綻放,呈現出不可思議的“妙明”——這是一種既玄奧深邃又清澈澄明的終極覺性狀態,是生命與宇宙實相的無遮蔽顯現。
此詩藝術上堪稱哲思凝練的典範。四句如四重境界,層層遞進,邏輯嚴密。意象宏大而深邃,“萬有”、“宇”、“天”構建了無垠的時空背景,“寂”、“空”、“慧”、“明”則勾勒出精神探索的幽微與光明。其價值遠超文學審美,實為指引精神修行的無上“心要”。它如洪鐘巨響,警醒世人:沉溺“小我”無異於自築認知牢籠,割裂個體與宇宙的探索終是徒勞。唯有放下“我”的執著,融入宇宙大化流行,方能開啟本具的“慧覺”,讓“真心”煥發出洞徹萬有的“妙明”,真正體認那“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宇宙至理。
呂國英先生此詩,是東方哲學精髓在當代的詩意結晶,是一劑為迷茫心靈指引歸途的靈性甘露,其破執顯真的力量,穿越文字,直抵人心,閃耀著永恆不滅的智慧光芒。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