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三才追臻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96)
艾 慧
天地人三才追臻,日月星萬光照耀。
儒道釋諸學潤覺,功德言窮為聖報。
真善美皆境然素,詩酒歌俱彰醉妙。
2025.01.13
《天地人三才追臻》詩評
——呂國英哲詩中的宇宙觀與人文境界
呂國英先生的哲詩《天地人三才追臻》,以七言六句的極簡形式,凝練東方智慧精髓,融宇宙觀、人文精神與審美境界於一體,既承古典詩學之韻,又顯現代哲思之深。全詩如一幅微縮的文明長卷,在方寸之間展開對天地人、真善美的終極叩問。
宇宙維度:三才相濟,萬光共耀
詩以“天地人三才追臻”開篇,立宏闊格局。《易傳》雲:“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呂國英以“追臻”二字,賦予靜態宇宙模型以動態追求——人類不息探索天人合一之境,亦是個體生命對宇宙秩序的主動呼應。
“日月星萬光照耀”繼以自然之光喻文明之光。日月星為“三光”,自古象徵永恆與普世,而“萬光”既含天體運行之道,亦指儒道釋諸家智慧如星光照徹人間,暗合程顥“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之境。
文明融合:諸學潤覺,聖賢三立
“儒道釋諸學潤覺”一句,揭示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儒家修秩序之道,道家求自然之理,佛家證空明之心,路徑雖異,然皆以“潤覺”為歸——如春雨潤物,喚醒眾生本具之覺性。此句打破門戶之見,彰顯文明共生共榮之大智慧。
“功德言窮為聖報”化《左傳》“三不朽”之說,以“窮”字強調窮盡生命之力踐行立德、立功、立言,終臻聖賢報境。此非功利之求,而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禮贊,與張載“為天地立心”之宏願遙相呼應。
生命境界:本真即美,逍遙入妙
“真善美皆境然素”一句,道破終極境界的本然性。“真”如道家“法天貴真”,“善”如儒家“止於至善”,“美”如禪宗“翠竹法身”,三者非外鑠之標,而是內在自然流露之“素”。此句呼應李贄“童心說”、王國維“自然之境”,強調返璞歸真即是至高。
“詩酒歌俱彰醉妙”則以藝術精神收束全詩。詩賦靈性、酒忘形骸、歌通天地,三者共鑄一種“醉妙”狀態——非沉溺之醉,而是陶淵明“此中有真意”的妙悟,莊子“乘物以遊心”的逍遙。至此,哲學思考化為生命體驗,嚴肅追求融於審美歡愉。
詩藝與哲思的雙重成就
呂國英此詩,語言極簡而意蘊無窮——
古典語彙的現代啟動:如“追臻”“潤覺”“境然素”等詞,既承古意,又賦新聲,使傳統哲學獲得當代表達;
結構層層遞進:從宇宙到人文,從理性到審美,最終落於“詩酒歌”的具象愉悅,暗示至高道理不離日常生活;
跨文化對話視野:儒道釋並行不悖,真善美融通無礙,彰顯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宏大氣質。
在追臻中抵達本然
呂國英以詩為橋,連接亙古智慧與當下生命。這首詩提醒我們——
“聖境”不在遠方,而在對真善美的本能親近;“覺悟”非賴外求,而在詩酒歌的刹那醉妙之中。
天地人三才共舞,日月星萬光同輝——唯有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人類方能於追臻之旅中,洞見自身本然的崇高與素樸。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