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時報特訊(2025年9月1日 東京電) 8月31日,東京千代田區駿河臺高廈暮雲流金,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時報》創辦人、第七屆國際城巿文化論壇組委會主席曾曉輝博士和著名學者、NHK資深製片人吳民民,與旅日水墨大師傅益瑤共赴藝術之約。

破浪之約:三傑共溯留日傳奇
會晤伊始,吳民民鄭重介紹: “傅益瑤女士,1979年經鄧小平同志親自批准的首位美術公派留學生,中國繪畫大師傅抱石之女。她以《佛教東漸圖》等巨作架設中日文化金橋,更榮膺全球首位奧運藝術殊榮!”
傅益瑤撫今追昔:
“登機赴日那日,父親‘婚姻如船’的贈言猶在耳畔。而今這艘小船,幸得不負‘水墨千金’之譽。”
曾曉輝院長頷首回應:
“您這艘從金陵啟程的藝術方舟,已為香港藝術研究院學子照亮征途。”
禪機相印:誤筆化竹見真章
傅益瑤向《中華時報》創辦人曾曉輝贈《水墨千金》,扉頁題簽時“曾”誤“鄭”,墨蹟化竹成趣。吳民民即興點評:
“此誤筆禪機,恰似NHK紀錄片《禪意東方》的絕妙鏡頭——瑕疵之處最見真心。”曾曉輝院長持卷讚歎:
“此乃香港美術學院‘化錯為美’理念的教科書範本!”

金橋飛架:論壇主席授勳約
身為第七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組委會主席,曾曉輝闡述論壇“以城為卷,以文作脈”宗旨,並向傅益瑤遞交終身成就獎邀約函。
吳民民見證宣言:
“此獎將成NHK新片《文明擺渡者》的高光篇章!”
傅益瑤欣然應諾十月大阪之約,此舉獲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周剛副主任舉薦函強力佐證。 舉薦函寫道如下: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傅益瑤女士以水墨藝術為橋樑,用畫筆連接不同文明,用作品傳遞文化溫度…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對中日文化交融的突出貢獻…完全符合第七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終身成就獎評選標準。”
墨舟千帆:三賢共鑄東方志
臨別,曾曉輝院長即興賦詩:
父岸搖巾送遠舟,
十牛踏浪渡春秋。
墨連寰宇千帆競,
心照滄溟萬古流。
吳民民執鏡記錄此刻,感慨道:
“這將是水墨文明傳播史的關鍵幀——香港院長、奧運藝術家、NHK製片人共繪的‘新文人三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