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右翼活動家兼評論員、川普的支持者查理柯克,在猶他州出席校園活動期間遭到槍擊死亡,警方正追捕疑犯下落。川普得知科克中彈身亡的消息後,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直至週日(9月14日)晚。前總統拜登亦向柯克的家人表示哀悼,強調國家不容許這種暴力行為,必須立即結束。部分專家憂心,此事將進一步撕裂本已分化的美國社會,並可能激發更多動亂。
.jpg)
9月10日午間,查理·科克(Charlie Kirk)受邀在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UVU)演講,突然一聲槍響。影片顯示他應聲倒在椅子上,觀眾席中傳來驚恐的尖叫聲。
當時在場的猶他州前眾議員傑森·查菲茨向福克斯新聞解釋,查理·柯克在回答觀眾提問時遭槍擊。驚愕的前眾議員回述說,「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宗教的。他講了大約15到20分鐘。有趣的是,第二個問題是關於跨性別槍手,以及造成多名受害者的槍手。就在他回答問題的時候,槍響了」。
他補充道,「當時我看著查理。我不能說我看到了血,我看到他被槍擊中,但槍聲一響,他就向後倒下了」。他繼續說:「很多人開始尖叫,所有人都開始向外奔跑」。
查理·柯克來自芝加哥郊區,大學輟學後投身社會活動。
查理·科克(Charlie Kirk)是美國右翼激進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的創始人,被外界視為川普的政治支持者。他在社群媒體上多次發表支持川普的言論,並於2020年透過推文指責《大西洋月刊》股權人勞琳·鮑威爾·賈伯斯支持拜登競選,相關言論被川普轉發後引發輿論爭議。
大學發言人表示,有人從距離現場約182米的建築物內開槍,傷者隨即被保安人員帶走並送院。
槍擊案發生後,警方一度在現場帶走一名男子,但報道指他後來已經獲釋。
.jpg)
查理·柯克是川普上次競選活動中的關鍵人物。
美國總統川普在其「真相社交」上寫道:「我們都需要為查理·柯克祈禱,」他是一位「偉大的人」。他還補充說:「願上帝保佑他。」副總統J萬斯和幾位牧師也發布同類的信息。
川普又下令全國下半旗悼念這位愛國者。
專家:政治暴力惡性循環恐加劇
美國右翼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標誌著美國政治暴力升級的一個分水嶺。部分專家憂心,此事將進一步撕裂本已分化的美國社會,並可能激發更多動亂。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研究員顏森(Mike Jensen)表示:「這起事件令人震驚、駭人,但並不完全出乎意料。」
他指出,美國今年上半年發生了大約150件政治動機攻擊事件,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我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若無法控制,很可能迅速升級為更廣泛的社會動亂。這次事件完全可能成為引爆更多暴力的導火線。」
專研美國國內恐怖主義的學者指出,美國政治暴力增加有多重原因:經濟不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焦慮,以及政治言論日益激化。傳統上以政策分歧為主的意識形態對立,已演變成更深層次的私人敵意。這股怒氣又受到社群媒體、陰謀論和個人不滿所推波助瀾。
路透社先前統計,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遇襲至 2024年總統大選之間,美國至少發生300起政治暴力事件,這是自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且持續的暴力潮。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極端主義研究計畫」研究員路易斯(Jon Lewis)表示:「極端政治暴力正逐漸成為美國社會的常態,而柯克槍擊案只是冰山一角。如今暴力事件愈來愈頻繁,即便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或動機。」
他指出:「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社會將會如何對這起事件做出反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梅森(Lilliana Mason)也同意這樣的評估。她指出:「人們通常不願率先挑起暴力,但他們更願意為了報復而動手。沒有人想當第一個動手的人,但很多人都想當『結束這場戰鬥』的人。」
現任總統川普在去年競選期間曾兩度遇刺未遂。一次是槍手在開槍後數秒內遭警方擊斃;另一次則是有人帶著步槍和狙擊鏡出現在川普打高爾夫的棕櫚灘球場附近,目前正接受審判。
此外,美國今年還發生了兩起由右翼陰謀論者主導的高調攻擊事件,震撼各地的政界與政府機構。6月,一名基督教民族主義者在明尼蘇達州殺害了一名民主黨籍州議員及其丈夫,並槍傷另一名民主黨人。8月,一名沉迷於COVID-19陰謀論的槍手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亞特蘭大總部掃射,擊斃一名警員。
今年迄今,全美至少有21人死於政治暴力事件,其中 14人是在元旦清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遭遇伊斯蘭國(IS)支持者發動的汽車炸彈攻擊身亡。
5 月,一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激進人士在華盛頓殺害兩名以色列大使館員工,落網後向警方表示:「我這麼做是為了加薩(Gaza)。」
川普重返白宮後,已縮減對國內極端主義的反制工作,把資源轉向移民執法,並宣稱南部邊境才是頭號安全威脅。
追蹤恐怖主義數據的馬里蘭大學研究員顏森直言,前景不容樂觀。
他指出:「這屆政府,不論你認不認同,在上任8個月內已對美國做出了深遠改變。有人熱愛,有人痛恨。而那些憎恨的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熱愛的人則會反過來對抗憎恨的人。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可能把我們推向極為危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