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霓虹爍光色

霓虹爍光色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606

莊鴻遠

霓虹爍光色,九域漫漢星。

寰宇歡騰夜,龍行四海風。

脈接千載續,灼灼承文宗。

韶華立今古,彌新縱和融。

(癸卯除夕之夜)

2024.02.09

 

漢星永耀,文脈長新

——呂國英哲詩《霓虹爍光色》賞析 

除夕之夜的萬家燈火,在呂國英先生筆下凝成了跨越時空的精神圖景。“霓虹爍光色,九域漫漢星”開篇便以今昔對話的筆意,將都市霓虹的現代光影與“漢星”承載的文明符號相融,九域大地的璀璨夜色裏,流淌的是千年不熄的文化血脈,尋常除夕的熱鬧瞬間有了厚重的歷史縱深感。 

“寰宇歡騰夜,龍行四海風”則將視野從九州拉向寰宇,除夕的歡慶不再是一隅之景,而是“龍”所象徵的民族精神在世界舞臺的舒展。風過四海,既是節日歡情的傳遞,更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寥寥十字,寫出了大國氣象與時代氣韻。 

若說前四句是空間與氣象的鋪展,後四句便是文脈與精神的深掘。“脈接千載續,灼灼承文宗”直抵核心,將除夕的“承”與文明的“續”緊密相扣——守歲守的不僅是時光更迭,更是對“文宗”的敬畏與傳承,那“灼灼”之光,是文化基因在當代的鮮活綻放。而“韶華立今古,彌新縱和融”終以哲思收束,“韶華”既是眼前新春的生機,也是民族的蓬勃生命力,它立於古今交匯點上,以“和融”之姿求“彌新”之境,為除夕之夜的詠歎,寫下了面向未來的注解。 

整首詩無華麗辭藻,卻在質樸中見力量。呂國英先生以除夕為窗,將夜色、家國、文脈、未來熔鑄一爐,讓尋常節日有了文明座標的意義,讀來如品陳釀,初感年味暖意,再品便覺文脈雋永,餘味綿長。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