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湘粵君
夏風輕拂,濱海之城珠海迎來了“中華民族優秀家教家風傳承發展展覽會”的盛大開幕。這場聚焦家風與文化的盛宴,宛如靜放之花,在籌備的精心與落幕的餘韻間,悄然吐露歷史的芬芳,將歲月的深邃與文化的精粹,織就成動人心魄的畫卷。
這不僅是教育創新的展示,更是一次心靈的叩擊,一部悠遠綿長的史詩,在每位駐足者心間徐徐鋪展。展區內,木料的淡雅與紙墨的清香交織彌漫,營造出清新古樸的氣息,引領人們步入一場關於歷史與文化的深度探尋。
月餘展期,最令人難忘的,是與曾國藩後人,曾文正公六世嫡孫——曾樾先生的數次溫馨相遇。老人身影如一座厚重的歷史豐碑,靜立展區,為盛會平添了難以言喻的莊重與溫情。他常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素樸衣衫,每個動作都在無聲訴說:真正的尊貴,源於內心的堅守與傳承,而非外表的浮華。
自布展伊始,曾老便頻繁穿梭於展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他親自參與展品佈置與調整,舉手投足間盡顯對歷史的敬畏與祖輩智慧的尊崇。在“中華家文化”主題展廳,筆者初見曾老:他正細心調整展品位置,指尖輕撫那幅“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的十六字家教楹聯,眼中流淌著對家族榮光的無限追憶,對先輩智慧的深切景仰。
隨著展覽推進,曾老的身影愈發忙碌而堅定。他奔走於珠海內外,只為感召更多人;在展廳內,他甚至細緻到調試展櫃燈光,力求每件展品以完美姿態示人。每一次講解交流,老人都以豁達深情的語調,重申著對教育、對優秀傳統文化矢志不渝的信念。對他而言,精心選送的文物不僅是物質載體,更是先輩智慧與情感的結晶,是無價的精神瑰寶。當被問及文物價值,老人總笑著反問:“你說情誼有價嗎?”這輕飄飄的問句,托起了比青銅更沉重的文化分量。
立秋轉瞬而至。暑熱漸消,第二屆家風展的熱度卻持續攀升。
為期一月的展覽行將落幕。8月9日撤展前夕,曾老再次趕赴珠海。步入展廳,為這場文化盛宴添上最後一抹深沉的溫情與不舍。筆者見老人雙眼含淚,深情凝視每一件即將“回家”的文物,目光中的眷戀,如同告別久別的故人。工作人員小心拆除展櫃,將文物鄭重交還曾老手中。這莊重的儀式,仿若一次對先輩文化的深情回眸與鄭重道別。
在筆者心中,曾老的言行舉止,正是優秀家風文化最生動的詮釋與最自覺的堅守;是他對教育、對傳統文化那份深沉熱愛的真實寫照。他的每一次出現,都如清泉流淌,潤澤著渴望瞭解歷史、感悟文化的心靈。人們在他身上,看到了曾文正公後人對家族榮光的傳承發揚,對先輩智慧的虔誠敬仰,更看到了一個家族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熾熱深情與堅定守護。
珠海的展覽已然落幕,曾老的精神與故事,卻如不滅的明燈,恒久照亮前行之路。他以自身行動詮釋家風文化的真諦與價值,激勵著世人在追尋真理的路上步履不停,成為傳承文化、弘揚精神的信念燈塔與力量源泉。
珠海漾“清風”。願未來歲月,世人皆能如曾老一般,堅守內心信念,承家訓、重家教、傳家風。願承載千年智慧的家風之光,永遠閃耀於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