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金戈綻玫瑰

金戈綻玫瑰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

莊鴻遠

金戈綻玫瑰,迷彩染紅裝。

藝壇抹亮色,家國蘊榮光。

一曲邊關月,萬牽戍客腸。

今歌啟新韻,情寄守疆郎。

(賀軍嫂藝術團成立)

2025.11.14

鐵骨藏柔腸 詩韻寄家國

——呂國英《金戈綻玫瑰》鑒賞

金戈綻玫瑰,迷彩染紅裝”,開篇十字便勾勒出剛柔相濟的生命圖景。呂國英先生以 金戈”喻邊關鐵血,“玫瑰”擬軍嫂柔情,劍戟鋒刃間綻放的芬芳,既是對軍嫂身份的詩意解構——她們既是紅裝佳人,亦是迷彩方陣的精神後盾,更是 氣墨靈象”美學中 真善美愛終極融合”的生動注腳。“綻”與 ”二字力透紙背,前者見生命韌性,後者顯情感濃度,將陽剛與陰柔、戰場與家園的二元對立,化為共生共榮的審美張力,恰似狂草筆墨的恣肆與溫婉交織。

藝壇抹亮色,家國蘊榮光”承續前意,由個體情懷昇華為群體價值與家國情懷。軍嫂藝術團的成立,不僅為藝壇添注質樸真誠的 亮色”,更讓藝術超越審美本身,成為家國榮光的載體。這與先生 詩貴哲思潤靈慧”的創作理念一脈相承,將藝術活動納入家國敘事的經緯,使 榮光 不再是抽象的讚譽,而是凝結在軍嫂指尖弦音、眉間情愫中的具體存在。詩句對仗工整卻不泥古,於簡潔中見深致,暗合傳統詩體的現代性轉譯之道。

一曲邊關月,萬牽戍客腸”筆鋒一轉,從群體敘事落入個體共情。“邊關月”作為邊塞詩的經典意象,在此被賦予新的哲思內涵——它既是自然景物,也是連接軍嫂與戍邊將士的精神紐帶,更是跨越時空的情感圖騰。“萬牽” 二字以少勝多,將無數家庭的牽掛、無數軍嫂的思念,濃縮於一曲歌謠之中,如《詩經》“興觀群怨”之旨,於抒情中暗含人文關懷。月光如水,牽系的是腸思,承載的卻是 悲憫天我”的濟世情懷,讓邊塞的蒼涼與人間的溫情形成強烈共鳴。​     

今歌啟新韻,情寄守疆郎”收束全篇,既是對藝術團的期許,亦是對家國大義的禮贊。“新韻” 二字深意頗豐,既指藝術表達的創新,更暗合先生 傳統容器的現代性爆破 的詩學主張——以古典五言為載體,裝載當代軍嫂的精神世界與時代風貌。歌聲為媒,情意為核,將對守疆將士的敬意、對和平家園的珍視,盡數寄寓其間。全詩至此,完成了從個體到群體、從藝術到家國、從情感到哲思的層層遞進,如交響樂般收束於最真摯的家國情懷。

呂國英先生此作,以五言八句的精煉篇幅,熔鑄邊塞豪情與兒女柔情,兼具哲思深度與詩性美感。它沒有繁複的意象堆砌,卻於質樸中見雋永;沒有激昂的呐喊,卻於溫婉中顯力量。正如“氣墨靈象”所追求的超越具象的審美境界,這首詩將軍嫂的奉獻、將士的堅守、家國的安寧,化為可感可知的詩性存在,讓傳統邊塞詩的雄渾氣象,在當代語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光彩,讀來餘韻悠長,令人動容。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集成凝煉酒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書象”簡論》《人類賦》《中國牛文化千字文》《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酒文化賦》《中國酒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