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天塌女媧聽命

天塌女媧聽命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55

 

 

天塌女媧聽命,山阻愚公儆急。

河過橋留何用,磨卸驢可充饑。

誰言芻狗由宰?反噬愈染風習!

2023.08.02

 

顛覆與警示:呂國英哲詩中的文化批判與世相洞察

 

呂國英先生此首哲詩,雖寥寥數句,卻如投槍匕首,直指文化內核與世道人心,以驚人的逆向思維和冷峻的筆觸,完成了一場對經典意象的顛覆性解構,併發出振聾發聵的警示。

 

全詩的核心力量在於對崇高神話與精神象徵的徹底顛覆。

天塌女媧聽命”:女媧煉石補天,本是華夏創世神話中舍己救世的崇高象徵。詩人筆下,她卻成了“聽命”的執行者;“山阻愚公儆急”:愚公移山,代表著堅韌不拔、人定勝天的奮鬥精神。此句中,愚公成為被“儆急”(聽令/應急)的對象。

 

緊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刺向赤裸裸的功利主義與人性涼薄。

河過橋留何用”:過河拆橋,本是民間對忘恩負義行為的形象比喻。詩人以冷峻的疑問句道出,將利用價值耗盡後的無情拋棄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邏輯,其反諷意味更濃。

磨卸驢可充饑”:此句將“卸磨殺驢”的殘酷推向極致。驢子拉磨的價值被榨幹後,不僅被拋棄,其殘軀還要被“充饑”,連最後一點剩餘價值也被無情掠奪。這是對工具理性至上、漠視生命與道義的沉痛控訴,揭示了世態炎涼與人性的極度自私。

 

由物及人,詩人將批判的矛頭指向更廣泛的社會不公與底層命運。

誰言芻狗由宰?”:此句是對道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所偏愛,萬物如同草紮的狗,任其自生自滅)思想的直接質問與挑戰。詩人犀利地指出,現實中如“芻狗”般被輕賤、被宰割的命運,絕非自然天道的無情,而是人為製造的壓迫與不公。是誰在主宰這“宰割”?答案不言而喻,直指社會權力結構中的操控者與剝削者。

 

最後,詩人以一聲嚴厲的反噬愈染風習!”作結,將全詩的批判推向高潮,併發出強烈的預警。詩人清醒地認識到,這種彌漫於世的功利至上、踐踏道義、漠視弱者的行為模式絕非孤立。它如同瘟疫,會不斷擴散、侵蝕整個社會的肌理(“愈染風習”)。更可怕的是,這種壓迫與不公累積到臨界點,必將引發劇烈的反抗與報復(“反噬”),最終導致整個社會風氣崩壞,陷入惡性循環的深淵。這是全詩最具震撼力與前瞻性的警示。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哲詩,是思想鋒芒與藝術凝練的結晶。他通過對“女媧補天”、“愚公移山”、“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天地芻狗”等根植於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經典意象進行顛覆性解讀,撕開了包裹在崇高敘事與世俗智慧外衣下的功利本質、體制僵化、人性涼薄與社會不公。詩中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不僅是對歷史與文化的深刻反思,更是對當下社會病灶的精准解剖。結尾的“反噬”預警,如暮鼓晨鐘,提醒世人:漠視道義、踐踏弱者的行為模式,終將引火焚身,污染整個社會的精神土壤。

呂公此詩的價值,正在於其穿透表像的哲思力量與振聾發聵的警示意義。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