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境異南北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605)
莊鴻遠
時境異南北,極樂無東西。
萬千皆心內,幻象猶可及。
天際笑問遠,咫尺道相依。
2025.03.09
心內有天地,咫尺即遠方
——讀呂國英哲詩《時境異南北》
呂國英先生這首短章,沒有濃墨重彩,只以淺白字句織就一片通透哲思,讀來如沐清風,初品見意境,再品見本心。
首句“時境異南北,極樂無東西”,先破時空的拘囿。“南北”是地域的分野,“時境”是歲月的流轉,世間總以方位、時光劃界,仿佛快樂也該有疆域。可詩人偏說“極樂無東西”——真正的自在與歡愉,從不受地理的框定,也不被時光的刻度束縛。這一句輕輕拂去外在的紛擾,點出快樂本是超越具象的存在,質樸得讓人心頭一亮。
再讀“萬千皆心內,幻象猶可及”,更見心的力量。山川草木、人間百態,看似在身外流轉,實則都映在心裏;那些旁人眼中的“幻象”,若心有所向,也能觸手可及。詩人不說深奧的“心外無物”,只以“皆心內”“猶可及”直白道來,像在耳邊輕語:你看見的世界,本就是你心的模樣,連虛幻的美好,也能被心的溫度焐熱。
最妙是尾聯“天際笑問遠,咫尺道相依”。世人總抬頭望“天際”,覺得真理、自在都在遙遠的遠方,詩人卻笑著反問“遠嗎?”——原來“道”從不在天邊,而在咫尺之間:或許是窗邊的一縷風,或許是身邊人的一句話,或許是此刻心裏的一份安閒。“相依”二字極暖,把遙不可及的“道”拉回日常,讓人忽然明白:追尋的美好從不在別處,就在當下的一寸光陰裏。
整首詩短得像一則箴言,卻藏著最通透的活法。它不教人參禪悟道的大道理,只以平實字句告訴我們:時空的界限、外界的虛實,終不及一顆通透的心重要。讀罷再看周遭,忽然覺得南北東西無分別,天際咫尺無遠近——心若自在,處處皆是極樂境。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